睡不醒的盖兹比

韩国电影《寄生虫》,对于穷人的角色设定是不是过于极端了?

韩国电影《寄生虫》,对于穷人的角色设定是不是过于极端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韩国的国情在电影《寄生虫》中导演很形象的把两个极端对立的阶层给表现出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更能让观众一眼区分开来。
一个是极贫家庭一个是极富家庭。
两者之间可以产生极强的社会背景反差。
就目前韩国的国情来看,虽然我们眼中的韩国大多是高科技高颜值高富帅与白富美,但现实的韩国却并非如此,相当一部分的人还是生活在温饱的边界,并非多数人住在高楼大厦与豪华社区,少部分还是生活在电影中所谓的“贫民窟”里。
基本的中产阶层人数偏多,满足基本生活的同时还是有很多的业余生活。
所以电影《寄生虫》中表现的相对过于偏激了。
二、电影本身我们了解韩国电影后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良苦用心以及他们的细心之处。
《寄生虫》就是最好的印证——味道
穷人有穷人的味道,富人有富人的味道。
电影中多处出现捂鼻子的场景。
最后电影的高潮部分也是因为捂鼻子而引起的杀戮。
所以就电影而言这种极富极贫的社会背景反差更能深入人心。

“社交中,你对别人太好,别人反而看轻你”你怎么看?

社交,应以平等交流为基础,平等才能无障碍表达、理解、接受,达到良好互动的目的。
也有强目的性社交,刻意迎合,以达到某种预期,但通常可持续性较弱,难以长久。
一味对别人好,有可能是讨好型人格,也有可能对方是自己重要的人。无论哪种可能,对别人的好都要有限度,把握好底线。
讨好型人格。一味讨好他人,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具有讨好型人格的,通常善良、敏感、内敛、对别人的要求没有底线的接受,很容易被人忽略、不当一回事。
公司两个同事,一个有点个性,另一个明显的老好人。大家对前者比较宽容,都知道她比较挑剔,集体活动前多会问问她的意见,安排工作也会多想想她的反应。另一个就没有这些待遇了,大家通过她的日常反应,已经潜移默化的认定,她不会有意见、即使有意见也不会有什么后果。
对别人太好、总是妥协,对方可能会判断你不够自信、缺乏勇气,交流起来互动较少,反而丧失了深入了解、沟通的兴致。
人们常常会忽略社交的放大效应,也就是习惯成自然的反馈机制。周围会通过你自己的行为举止,在心中划定你的社交等级,然后在社交圈中慢慢传递开来。
对方是自己重要的人。饮食男女避不开的话题:为什么我对他这么好、付出一切去爱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他在一起,他却这样对我?累觉不爱!
因为他重要,所以没有了自我,多么卑微的爱。这段感情有多卑微,结局就有多不平等。
《了不起的盖茨比》,我钦佩盖茨比对爱情的勇气、执着和付出,但不赞同这样的爱情观。平等、互相、成长,才会爱情永驻。
对父母、孩子的爱也类似。二十四孝,在我看来就是反人性的扭曲价值观。一味宠溺孩子,而缺失独立坚强的培养,往往成为社会巨婴。
所以,社交要遵循尊重、友好、互助,也要保持自信、自重、底线思维。先建立自己的“名片”,再去平等交流。对待深爱和至亲,也保持自己的本心。
(图片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