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的职场高效工作法则技巧

职场人如何快速高效的学习?

职场人如何快速高效的学习?

我们要澄清职场学习的目的,那就是学习知识转换为能力,实现我们的价值,从而让我们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职场学习是带有“功利性”的。我们在工作、生活之余,花时间去学习,我们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那么职场学习就必须讲高效。在职场中,如何高效学习呢?必须遵循721法则。
提到学习这两个词,你头脑里会想到什么画面?你是不是想到坐在课堂里听培训师讲课?你是不是想到你坐在书桌前看视频学习? 这类课堂式学习,到底有没有效果呢?答案是:有效果,但是这种课堂式学习对职场学习的效果甚微。
既然课堂式学习效果并不是最好,什么才是职场高效学习方法呢?这里,要引入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模块的一个法则——721法则。
什么是721法则?721法则指企业员工有效成长方式70来源于工作实践,20来源于人际互动,10来源于正式课堂。这个法则也许会颠覆你对学习的认知,课堂式学习的效果是最差的。
工作实践指在工作中学习,职场是最好的修行道场。比如很多人学习沟通圣经,却不去与人沟通,终归是纸上谈兵,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在职场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沟通,然后复盘。人际互动指的是在职场中,同上司、同事、客户、同行的交流沟通。正式课堂指传统的课堂培训,也包括个人看视频学习。
721法则的底层逻辑?为什么721法则中的70来源于工作实践呢?因为在工作实践中有持续不断的来自外界的反馈。
想想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会在课堂上点名学生问问题,老师会指出你的错误。我们有随堂测试,期末测试等一堆测试,所有这些都形成了反馈体系。通过测试,你知道了自己哪个知识点没有学会,从而重新去学习理解。
《刻意练习》这本经典的书籍中讲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在工作实践中也一样,我们持续不断收到来自外界对你的反馈,指出你哪里做得不好,哪里需要改正,这个反馈来自与你的上司、你的同事、你的客户。只有持续不断的反馈,才能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从而才能让你不断取得进步。
为什么721法则中的20来源于人际互动呢?通过人际互动,找到知识盲点,从而来提高能力。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局限性,某一件事,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可以不断拓展思维维度。
如何运用721法则?
1、学习高人的心理表征
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收到来自外界的反馈,如何提高我们的能力呢?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高人的心理表征。
什么是“心理表征”呢?《刻意练习》这本书是这样定义“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提到狗,假如你从来不知道狗是什么,当别人向你介绍“狗”这个词的时候,对你来说“狗”没有任何意义,你在脑海中想不出任何画面。当你看见过狗,并知道这是狗,以后提到“狗”这个词,你脑海中就有这个画面:狗有四条腿,狗长毛,狗会叫,狗跑得很快,狗有很多品种等等,这样就形成了关于“狗”这个词的心理表征。
一般人对“狗”这个词的心理表征也就上面这些了,而宠物专家对“狗”的心理表征是这样的:知道不同狗品种的习性,如何训狗,知道狗摇尾巴的不同意思等等。也就是每个人对某个词的心理表征是有高低的。
简单说来,心理表征就是那副画面,那副关于某某的画面。当说到“管理”、“成长”、“5G”、“人工智能”这些词语,你会想到什么?对这些词,一般人和高手之间存在着心理表征高低,一般人对这些词的认知是浅层的,停留在表面。而高手可以告诉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本质是什么?等等一系列底层的认知,高手的心理表征更加符合实际,心理表征效率更高,更能高效解决问题。
当你对某个词的心理表征越来越高,那么你的能力水平也越来越高,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收到来自外界对我们的反馈,知道了自己哪里不足,就要不断复盘,来学习高人的心理表征,高人的心理表征牛在哪里?高人的心理表征为什么更能解决问题?我的心理表征和高人的心理表征差距在哪里?通过不断对比,来提高我们的心理表征,从而也就提高了能力,这个高人可以来自与你的领导、行业专家、大牛。
2、在人际互动中学习
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局限性,有思维盲区,并不能面面俱到,只有通过与他人交流,碰撞出火花,让你有了全新维度的认知。
在我们人力资源学院,每周有案例研讨,群里200多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学员对某个案例展开讨论。通过这种案例式学习,看到别的学员的解答,让自己知道了自己的知识盲点,我怎么没想到这点?原来还可以这样思考?这个认知是我从来不知道的?在讨论中,激发了火花,这就是人际互动学习的效果。
职场是最好的修行道场,我们要在工作中边学边实践,学习高人的心理表征,然后针对某一个问题多与他人展开讨论,课余时间在课堂学习,三种方式结合起来,这才是职场高效学习方法,谨记721法则,不要一个人闭门造车。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我是若拉,致力于职场高效成长,欢迎点赞、评论哦!记得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在职场中高效成长。

工作后你积累了哪些职场经验?

每个人走入社会、迈入职场,心态不一样、目标、目的不一样、理想不一样,得出的职场经验也会有所差异。如果从日常的琐碎经验说起,恐怕难以完整表达这些经验。我们把这些职场经验和道理分为几类,归纳一下,分享给大家。
一、关于能力。
1)能力的获得。
职场的能力往往是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获得的。这需要时间,而这里说的时间不是指自然的时间,而是指真正投入在学习、实践上的时间。
2)能力是什么。
能力到底是什么?一个曾经辅导过公司“项目化管理”的老师给出了一个关于能力定义的公式,我觉得蛮有道理。他说,能力的公式其实就是:知识X技能。知识的获得在于学习(理论),技能的获得在于实践(经验)。而能够让能力得以发挥的关键是做事的“态度”。所以一个人的业绩基础是:知识X技能X态度。
3)能力可以习得。
有些人说我没有什么天份,也不够聪明,你们的能力我都学不来。这是对能力的一种误解。能力是可以习得的。就像曾国藩一样,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败,最后成为了众人尊敬的、能力高超的一国大员。关键是看一个人对能力的欲望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么执着。
二、关于关系。
我在悟空问答里看到许多人在谈职场的人际关系问题。问的最多的是: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与上级的关系重要(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会拍马屁重要)。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会,根本没有什么能力,单凭“关系”和“拍马屁”是绝不可能走到上位的,因为现代职场,人和人之间就是一个价值链,当一个人在能力上无法产出价值时,关系相关人是不敢用这个人的,否则他在价值链中就存在不下去。所以,“关系”的基础是能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关系”是能力的“催化剂”。能够胜出的一定是“能力”和“关系”并驾齐驱的人。
三、关于收入。
收入有两种:一种是近期收入,一种是远期收入。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延迟满足”,说的就是远期收入。一个人在职场上应该注重哪种收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者都应该被重视,但现实往往就是这样,当你关注近期收入时,远期收入就会受损;当你关注远期收入时,近期收入就会降低。有些人把自己前期的收入,转而投到学习上,自己短期的利益大大降低,但由于学习带来的远期收入会大大提高;有些人把前期的收入积累起来,把学习当做可有可无的一件事情。五年、十年后,发现那个注重远期收入的人工资高出一大截。
注重远期收入的人,会忽略很多职场上不公平的事情、不公平的待遇,因为他要的是明天的辉煌,而不是今天的一时泄愤。
四、关于跳槽。
曾经看到一道题,问得是“究竟多久跳一次槽才合理”。这的确是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职业规划不同,跳槽的时间选择也会不同;每个人所在的公司不同,跳槽的时间选择也会不同。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一个人绝不可以像吃饭一样那样频繁地跳槽。跳槽的选择时间应该有两个:
1)遇到天花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具备了相当的能力,而这个公司的“升职天花板”、“薪酬天花板”阻碍了自己能力的发挥,这个时候该跳就跳。前提条件是: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即自己已经完成了一个级别上的能力体系构建。我不赞成刚学会了“三脚猫”的功夫,就以为自己能得不得了,于是频频跳槽,结果越跳越糟糕。
2)环境使然。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与公司的价值观相差甚远,对于周边的工作氛围极其不适应,仰或遇到一个没有“眼缘”的上级或者老板,或者公司的制度、政策极其偏狭,该跳就跳。否则,在这样一个让自己极其不舒服的环境下工作,根本就不会很投入,每天三心二意地工作着,久而久之成了职场的一个“混混”,最后害了自己。但是,在人际能力中,有一项能力要格外注意:适应能力。有些人确实百般想融入这个环境,却总是融进去,这可能是自己适应能力的问题,也可能是真的遇到了一个少见的“特殊的环境”。如果是前者,稍安勿躁,先纠正自己适应力;如果是后者,该换环境就换环境。
五、关于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不清晰,糊里糊涂在职场上埋头苦干,可能最后都走不好。职业规划,让自己在职场上的目标明确,自然会知道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可以放一放;哪些事情先做,哪些事情后做。职业规划的配称是学习的方向与学习和培训的内容。职业规划里又包含了若干个子目标,这样使得自己不会迷失方向,在做一些自己的职业决策时,就会有依靠和基础。没有职业规划,或职业规划不清晰,很容易让人产生职场懈怠,像无头苍蝇一样在职场上混日子。
六、关于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每个职场人最头痛的事情。有些人觉得工作是为了有更好的生活,而结果是薪资不断地增加,却脱不开忙来忙去的工作,忙得让自己无法有时间去享受生活,享受与家人的团聚,更别说腾出时间照顾孩子的学习,从而对工作生出“厌倦感”,认为工作夺走了生活的时间和乐趣。
事实上,产生这样的结果,与两个事情有关,第一是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定义;第二是职业规划。有些人,回到家仍然在工作,有些人一出公司的大门,就会告诉自己:今天的工作到此结束,我要开始我的生活了。两者都没有错,错在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而职业规划,如果实施的好,就会让自己在处理工作的效率上大大提升,从而为自己带来更多的业余时间用于生活。
工作的问题,我们脱不开,因为想要生存,就要工作;而对于生活,极少有人去做规划。所以,建议职场人能够根据自己工作的推进情况,制定与生活相关的一些计划:每隔多久与家人一起旅游一次,每隔多久必须陪伴孩子的学习一次,每隔多久与老友们团聚一次,多久去做一次健身运动......如果说,一年当中,根本不可能去做这样的安排,那么,要不就是你自己有问题,要不就是你的公司有问题。
七、关于“职场小人”。
很多人谈到“职场小人”,我们就单独把这个话题拿出来做一些诠释。
不知道是我幸运,还是现实真的是这样,我遇到的“职场小人”极其少。所以,我对“职场小人”的判断是:这类人很少。有些“职场小人”只存在于我们“心中”,是我们把他/她看作了“职场小人”,事实上并非如此。但我自己也真真切切遇到过“职场小人”。遇到这样的人怎么办?第一,躲开并时刻提防。不要有任何不必要的交集,同时要从自己的信息、行为上做好防护和提防,否则真不知道这些“小人”会出什么“幺蛾子”。第二,彻底将他/她“打趴下”,让其永远不敢再在你面前耍任何“小人”的动作,“打趴下”要狠、要准,就像对待恶狗一样,让这条恶狗见了你就“逃跑”。
职场,要想让自己掌控,就要付出常人所不及的努力。尽管,能够掌控职场的人不多,但也许你就是极少数人中的一个。